第一百七十七章:祸根-《明末开山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山西总兵王则之,补发了大同边军近一年的欠饷,稳定了边关防卫,没有问朝廷要一两银子,一石米粮,此功二。

    山西总兵王则之,慷慨解囊赈济灾民,没有问朝廷要一两银子,一石米粮啊,此功三。

    山西总兵王则之,于西安堡力抗虎蹲兔,再于杀虎口大败虎蹲兔数万精骑,三于云川,痛击虎蹲兔数万大军,如此方才收复失地归化城,此为不世之功。

    朝廷除了给他六千军士所用刀兵之外,没有给他一两银子,一石米粮啊,此功四。

    臣以为,王则之非但无罪,反而有功。

    有功不赏,怕是会寒了天下军士的心啊。

    皇上啊,您仔细想想,这样的不世奇才,这样的不世奇功,自天启朝至今,可曾有过?

    再谈归化城开市一事,虎蹲兔数度南下,所为何事?

    无非就是前来讨赏,希望我朝大开边市,以供塞外鞑靼渡过这个冬天呀。

    如若没有王则之击败虎墩兔,到时就不是重开边市这么简单了呀。

    皇上啊,您仔细想想,自山西总兵王则之收复归化城以来,大同边关可还有军情急报?”

    内阁首辅韩爌,陈清利弊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看着崇祯和满朝大臣们大声说道。

    朝堂上一静,众臣都知道朝爌说的是事实,一时语塞都不敢再胡言乱语。

    龙椅上的崇祯眼角微跳,他当然知道韩爌说的都是事实。

    可是,他的目的是想教训一下王则之,让他收敛一下。

    要不然,到时候尾大不掉,他就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。

    现在,韩爌把什么都摊开来说了,他也不好再想着整治王则之。

    现在他要想一想怎么下台。

    “山西总兵王则之,剿除乡绅作乱,收复失地,乃不世奇功,朕加赏王则之蟒袍玉带,赐二品,朕希望他尽忠报国,加速整军备战,于一年内收复河套,如此才不负朕之厚望。”

    韩爌为内阁首辅以来,引正人,抑邪党,在朝中颇有威望,他的话崇祯不得不听。

    仔细思考之后,崇祯对王则之下达了封赏。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大殿上待旨的小官领命,前往归化城传旨去了。

    崇祯没有整治成王则之,有些不高兴,他大袖一挥离去了,小太监宣唱一句退朝,朝会结束。

    朝中的大臣们没有给崇祯搭好台子,全都有些惴惴不安。

    他们生怕崇祯抓着那些书信不放,开始给他们算账。

    他们下朝之后,一个个都跟韩爌拉开了距离,生怕太接近韩爌从而惹的崇祯帝不高兴。

    韩爌一个人下朝,整个人突然苍老了许多,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崇祯帝了。

    韩爌怎么也没想到,他今日之举为以后埋了一个祸根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