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那情景怎么看,都不适合其他人加入。 几个姑娘对视一眼,就想回去,把这个书房留给他们。 却不想,宁有光早就注意到了她们的到来,“一起过来坐。” 女孩们迟疑了。 时望月就拿起书起身,“我去其他地方看看。” “别去外面,风大。”宁有光看着他。 时望月点头。 他一走,几个女生就叽叽喳喳凑到宁有光面前。 她们其实还是蛮乐意和宁老师相处的。 只是她们刚聊了几句,时望月又回来了。 手里还拿了一件米色的羊绒毯子。 “谢谢。”宁有光笑着接过后,裹在了身上。 等他再次离去后。 女孩们就彻底放松了下来,“时总好体贴啊。” 她们羡慕的看着宁有光,“宁老师,听说你和我们时总是青梅竹马是吗?” 青梅竹马是下午围观了宁有光和时望月骑马的“星光”某员工在内部小群偷偷八卦的。 宁有光轻轻点头。 “哇!”有姑娘说,“难怪你们很了解彼此。” 宁有光笑道,“从小一起长大的嘛。” 如果这都能不了解,怎么样才能叫了解? 谈到感情的话题,所有女生都兴致勃**来。 “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了解。”有姑娘轻叹道,“廖一梅不是在《柔软》中说:‘每个人都很孤独,在人的一生中,遇到爱、遇到性都不稀罕,稀罕的是遇到了解。’” “了解是可以培养的。”宁有光说。 有些姑娘觉得很难,“现在有很多人在一起还没走到互相了解的地步就分手了。” “也有些人是根本不想花心思去了解对方。” 越是优秀的人,越是讲究自我价值。 在他们周围工作,生活的圈子,绝大多数讲自我价值,讲效率的。 这种价值观下的人,连找对象,都会提前把条件列好,找到的人一定要符合自己所列出的要求。 等交往后,一旦发现对方不如自己的预期,绝大多数人又往往不是想着如何花时间去了解对方,去为对方做妥协。 而是坚信,下一个会更好。 还有很多人纯粹就是饮食男女,跟本谈不到走心的层面上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