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、挖墙脚-《我的财富聚宝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也不奇怪,西方依托当前影视技术革新的优势,在很多广告创意方面处于优势地位,他们有人赞同引进技术,有人反对,总之,讨论的很热烈。

    杨一斌注意到那位名叫玛丽娜的年轻而且挺漂亮的女性话很少,不过总是很细致地观察杨一斌。

    杨一斌笑着跟她攀谈,她很郑重地向杨一斌介绍自己:“玛丽娜是我在美期间使用的名字,我的RB名字是绫小路薰,请多多关照。”

    这位小路薰给人的感觉是更西方化一些,一问才知道她从十岁左右就移居美国,读完书后才又重新回到了RB。

    杨一斌能感觉到她与其他同事有些不同,具体说不上来,但他感觉这位年轻姑娘他有机会挖到自己公司。

    杨一斌试探着说道:

    “玛丽娜小姐,等我的分公司开起来之后,欢迎您常来作客。”

    他故意不说对方的日文名字,其实也是一种提示,提示她像美国人那样生活。

    果然,绫小路薰下意识地用西方思维回复:

    “ok!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拜访。”

    杨一斌接着问:

    “我新公司开业在即,您觉得分公司应该怎么展开工作?”

    这其实是让对方代入公司高管的视角,去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。

    这位绫小路薰果然是美式思维方式:

    “杨先生,贵公司在华国名气很大,您设立分公司后,应该尽快跟在日华国企业直接沟通,先揽下他们在日业务,之后您再……”

    很好,这位姑娘他现在有底了,肯定可以试一试能不能挖她来公司。

    他为此还搜了一下这姑娘的履历,她是美国加大伯克利分校传播学毕业,入职电通不到三年,已经拿了几十个不同广告节的大小奖项,去年排在亚洲创意人榜单top20中的第七位,在电通公司创意人中仅次于筒直晴子小姐。

    OMG,似乎真有机会网到一条大鱼,这姑娘要是挖过来,是做创意总监的不二人选。

    而且,这么优秀的创意人,在电通居然只是一个创意小组的组长,难道是人才太多了的缘故?还是搞论资排队的那一套?连个正式的管理职务都不给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