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今后,还请多多关照。” “好说。” “。。。” “不知道,我们公司的产品,是否有幸加入缅痶商品贷款的目录。”有不少印方企业上来询问道。 之前。 双方几乎没有什么交集,缅方的商品贷款目录,他们可是很感兴趣,因为这代表着巨大的订单量。 只有入了目录。 各国才能看到。 看到。 才能下单。 而且非目录产品,自己推销去那些国家是没有用的,一直以来,这个目录中,相当一部分被华夏包了。 物美。 价廉。 质量也可靠。 其他国家的企业商品想进去。 一个字,难。因为对同类商品,缅亚银行集团不会选太多,相比起来,印度商品的竞争力是在是弱。 这次。 大家有了合作,他们便起了心思。 闻言。 “可以。” “我们会酌情考虑。” 没拒绝。 不过。 大家还是感受到,这话里蕴藏的‘难度’,酌情考虑,也就比敷衍好上一些,仔细一想,也不难理解。 印缅贸易太少。 这次的一千五百亿亚元投资。 多吗? 多。 但也就那样。 看看华夏,三月光是绿洲,就买了价值四千亿的,比他们这一千五百亿的两倍还多,加上其他采购。 一个字。 壕。 这才是大手笔。 因此。 目录商品人家以华夏为主,也是无可厚非。印度想学,几乎不可能,几千亿买缅商品,根本没这钱。 “好。” 没关系,让进就成,想比以前,已经是一次很大的进步。进入目录,也代表可以得到缅痶市场认可。 现如今。 这边人买东西,首选缅亚系企业。 其次。 也会尝试那些进口的目录商品,至于其他‘杂牌’,几乎看都不看,这一点,可是让印方一些企业无语。 五年前。 他们的商品,在缅痶很畅销。 后来。 零上去。 一下子把各种商品质量监管,提高了数个档次,他们的畅销商品,立马变成了‘不合格’,限期下架。 调整期间。 缅亚系企业商品大行其道。 接着。 华夏商品又冲了进来,一下子把他们的市场抢占光。等调整好产品线,达到质量标准,市场没了。 顿时。 多少人傻眼。 第(2/3)页